現在,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網絡的潛在風險,但是,許多企業仍然缺乏相關專業技術、工具,來確保IT基礎設施安全。大多數的企業,都已部署了基本的解決方案,但很少人具備完整的網絡安全策略。即使許多企業想要進一步做好防護,他們也不知從哪里開始比較好。
?
瑞技的解決方案架構師 Nicolas Yun,在網絡安全、云計算、關系數據庫和電信領域,擁有豐富經驗。在加入瑞技之前,Nicolas 是 一家網絡安全公司的共同創辦人,這家公司致力于為《財富》100強公司提供網絡安全建議。現在,Nicolas 在瑞技,為客戶專業提供本地、云環境的全套網絡解決方案。
Paul 認為,網絡安全有三個核心要點:
-
弱點掃描(Vulnerabilty Scanning)
-
架構和偵測方(Architecture and Detection Methods)
-
快速偵測和回復(Rapid Detection and Response)
弱點掃描
考量到補丁和 bug 修復的龐大數量,許多企業很難時時確保系統更新。
弱點掃描將最高風險放在第一,協助減少補丁后的風險發生窗口,可以被分成三部分:
· 評估(assessment)
- 攻擊表面(attack surface)是指軟件環境中可以被攻擊者輸入或提取數據,而受到攻擊的點位。借由定位攻擊表面,能讓企業清楚了解攻擊向量(attack vector)
? -?資產發現(asset discovery)能協助企業,清楚知道環境中所有的IT資產
-?進行內部/外部的設備弱點掃描
-?軟/硬件清單可以協助企業維持安全強度
·?確定優先順序(prioritization):確定威脅處理的優先次序
· 糾正(remediation):為接下來的弱點處理和補丁安排計劃
架構和偵測方法
一個有效的網絡安全系統有許多可移動部件,應該策略性地將傳感器部署在整個環境里,以確保全面的網絡和設備可視性。傳感器應該要能進行深度封包檢測(DPI,deep packet inspection)、session再安裝、數據歸一化(data normalization),將重要的信息傳遞到使用AI、機器學習、統計算法的基于云分析引擎。
AI 能夠協助實現快速偵測,并很快適應變化;機器學習能夠辨識出攻擊工具的行為;數據分析則能減少誤報。有些服務器會被用作為 “蜜罐”(honey pots)——用來吸引黑客的陷阱,讓真正重要的IT設備遠離攻擊,并搜集和攻擊相關的資訊。
快速偵測和回復
當網絡攻擊發生時,“偵測” 包含偵測攻擊者入侵了哪里、攻擊者做了什么。
“回復” 則包含將攻擊者從網絡移除,清理、修復受影響的系統和被入侵的賬號。
這個階段涉及了幾項專業,包含:
網絡威脅獵人(threat hunter)將可疑部分找出,搜集證據去確認其是否具有威脅性。如果找到了,就會把威脅列在優先處理事項。若發現有個持續在進行的危險,就會形成高優先級的警報,而相對嚴重程度沒有那么高的,便會持續追蹤、監控。
事件響應者將會被分配處理較復雜的案例,同時協助一系列技術/非技術的問題。
取證專家(network forensic)將處理最為困難的案例,他們會進行內部網絡問題抓取、記錄,分析攻擊來源,對惡意軟件進行逆向工程。這讓他們能夠偵測到最高級的攻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