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完全地改變了我們“維持業務不間斷”的方式和想法,企業原先只注重基礎設施,來實現“業務持續性”,現在則納入了更多元化的考量。
現在,終端用戶不再只是唯一“在家辦公”的族群了。許多IT人員也開始進行遠程辦公,這也讓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和運維變得更加重要。除此之外,遠程工作此一大趨勢,也為IT環境的運營帶來了更多難以預測的壓力和難題。尤其是假日期間、月底等需求高峰期,IT團隊需要確保有足夠的虛擬機資源和網絡帶寬,能支持關鍵業務的工作負載。
在當前對IT基礎設施依賴性極高的時代,IT專家需要確保基礎設施的高可靠性、高性能,讓WFH工作者,也能夠訪問他們需要的應用和數據。預防停機和業務不間斷,比以往都來得更加重要。
如何優化數據中心?
為了應對這些挑戰,企業需要有一個靈活高效的數據中心基礎架構。這次,我們邀請到瑞技東南亞高級賬戶經理 Anla Yang,和我們分享五個讓數據中心變得更敏捷、靈活的關鍵領域。
一、冗余設備
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設備故障,是不可避免的。根據Ponemon Institute研究指出,UPS故障是數據中心停電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無論是服務器還是交換機的單點故障,都可能造成停機。因此,您的數據中心應該要有冗余設備、電力和網絡連接,能實現自動故障轉移和遠程管理。
我們建議企業投資、采用合適的監控工具,確保能及時發現并解決任何問題,才不至于影響IT基礎設施的運營。


二、制冷
現今的高性能設備和密集的數據中心設計,對于制冷的需求也比傳統基礎架構更多。通常,IT決策者需要重新審視他們的冷卻基礎設施,以確保能夠處理工作負載。這一點非常重要,因為“制冷”占了數據中心總能耗的40%。列間空調和冷、熱通道,都可以幫助打造合適的數據中心環境。
此外,企業也可以考慮使用 AIOps(在IT運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),以更好地衡量、優化能效水平。
三、電力
無論是針對運營成本還是可靠性,能確保數據中心有足夠的電力,并極大優化電力負載,都是數據中心運營中極為重要的一環。過度的電源負載,會導致系統故障;將過大的電源使用于低密度機柜,也會造成能源浪費。對電力系統進行全面性的檢查,能夠讓企業了解這些問題是否存在。
對于老舊的電力IT基礎設施進行淘汰和替換,也十分重要。Gartner指出,服務器消耗了60%的有效負載功率。企業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工作負載,降低這種情況的發生。此外,還可以通過集成虛擬機、使用較為節能的服務器替換舊服務器,來大為降低能耗。


四、空間
傳統來說,數據中心的生命周期為15年,但疫情為DC運營帶來了快速變化,讓預測需求變得更加困難。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,隨插即用、能快速搭建的特性,能滿足現今企業對敏捷性和可擴性的高度需求。
企業的部署模式選擇分為以下幾種——
-
本地部署(將應用程序托管在企業自建數據中心里)
-
第三方數據中心/Colo數據中心(為其服務器或硬件租用第三方數據中心空間)
-
云(按需選擇,將其應用程序托管在公共云中)
五、利用AIOps提升自動化
現在,我們對于IT人員管理復雜基礎設施能力的需求,比以往都還要更高。在多云環境中,我們需要在不提升成本支出的前提下,提升運營的效率。
也因此,AIOps(在IT運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)已成為支持當今高度多元、分布式 IT 基礎架構的強大替代方案!AIOps可以幫助IT運營團隊監控大量日志和警報,了解可能影響用戶體驗的實際性能問題。AIOps的應用變得越來越普及,越來越多的企業,都開始使用基于AIOps的工具,來找出運營問題的根本原因。
Gartner指出,AIOps的重要性正在不斷上升,并預測大型企業使用AIOps監控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的比例,將從2018年的5%,在2023年上升至30%。
考慮到數據中心的重要性,以及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提供支持所面臨的難題,企業持續關注并承諾持續改進數據中心運營效率和性能,都非常重要。通過關注以上五個重要參數,企業可以打造對更靈活、敏捷的數據中心,以因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,更好地防患未然!






